wm视讯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应具备两个因素:内容和主题要“硬”,以突出思想性和指导性,提升新闻的品位和价值;表现手法上要“软”,以突出贴近性、通俗性、趣味性,增强新闻的美感和可读性。wm视讯“硬”中有“软”,是新闻精彩耐看的主要元素。如何让硬新闻“软些、再软些”,寻求新闻的贴近性、趣味性和通俗性,已成为现今新闻人的共识。“软化”新闻,应抓住这样几个环节:视角平民化、题材情趣化、叙事通俗化。
新闻的本质是传递信息、反映生活。作为新闻工作者,都希望报道那些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的重大新闻事件。但我们在报道这些重大事件时,切莫忘记,我们的主要受众,是社会基层的读者,所以说,立足于平民百姓生活和利益休戚相关之处作为横断面,以平民化的视角切入,这是软化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就要求记者多考虑社会大众的心理需求,多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力求使新闻报道更具人性化、人情味和人文关怀,更贴近社会大众的生活。
获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报道《总理为农民追工钱》,就是一个典型范例。2003年10月24日,总理到三峡库区考察。在行车途中,总理要求临时停车,走访公路附近的几处农舍,看望村民。在农民家中,总理与重庆云阳县人和镇龙泉村10组的村民们亲切交谈,细致地了解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谈话中,村民熊德明提出自己家被拖欠工资款的事情并大胆地向求助,并在当天夜里拿到了拖欠的工资。记者敏感地抓住这一突发新闻事件,以《总理为农民追工钱》为题写成报道,新华社通稿播发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据统计,海内外有近500多家报纸、电视台、电台在显著版面或重要时段刊播了这一报道。在新闻事件发生地的三峡库区,刊登这篇报道的《三峡都市报》、《重庆商报》、《重庆晨报》等报纸被抢购一空,当地一些老百姓还自发复印相关报道广为散发。这篇报道引发了其他媒体对农民工工资清欠的报道热潮,各主要网站也掀起了一股评论热潮。一些大专院校还将这篇报道作为“范文”研讨。wm视讯更为重要的是,这篇报道随即引发了全国范围内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清欠”热潮。当年11月初,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并派出检查组分赴各地督促清欠农民工工资。到2004年1月下旬,全国共累计清欠农民工工资250亿。国务院有关领导称赞这篇报道是近年来“给农民工带来实惠最大”的一篇报道。
由此可见,新闻视角平民化,关键是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将重大“硬”性事件与百姓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易于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和共鸣。这篇报道正是通过“总理为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这一平民视角,传递了总理对人民的情感,将总理的亲民形象写得亲切感人,也将视察工作写得生动精彩。如果这篇报道按照时政新闻常规的“领导考察工作”的视角去写,就会显得生硬,缺乏生动性和新鲜感。
新闻报道的可读性离不开人情味、趣味性。努力挖掘新闻中的情趣,在选择题材中重视情趣的注入是软化新闻报道的重要方式。它可以寓新闻主题的重大性、思想性、指导性于情趣之中,能使人们在情趣之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在回味中得到审美的满足,从而产生深刻有效的传播效果。
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消息《3000小考生“妖魔化”妈妈》 (原载《武汉晚报》2005年4月25日),这篇报道反映了只有家庭和谐才有社会和谐的重大主题,体现了媒体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005年4月22日,在湖北地区最有影响的“楚才杯”作文比赛中,很多孩子把逼他们课外补习的妈妈塑造成“母老虎”和“河东吼狮”形象。记者调查统计发现,4200份考卷中,超过70%的孩子选择了一个共同题材———被妈着整天培训补习,学习压力大,期望妈妈给自己一点时间。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专家郑丹丹认为,wm视讯3000考生不约而同地“妖魔化”妈妈,反映了妈妈们在当代社会面临的共同困惑,也说明构建和谐母子关系迫在眉睫。据此,记者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背景下围绕“构建和谐母子关系”这个主题,展开报道,揭示了“妖魔化”妈妈产生的社会成因。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母亲又逼迫孩子培训补习,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这已成为一个困扰众多家庭的社会问题。这篇报道抓住这一热点,从一个侧面披露了现行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从而引发家庭、学校和政府参与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途径。
报道一经推出就引起社会的广泛共鸣和强烈反响。武汉晚报社就此成立“构建和谐母子专家团”及志愿者队伍,开展了系列为家长特别是妈妈们答难解惑的公益活动,如为100对母子家庭进行个例辅导、为1300对母子开办讲座、引导10000对母子参与“做和谐母子”签名活动等。武汉大学专家教授联合《武汉晚报》对家庭母子教育进行深入调研,该研究成果已纳入国家课题。
以情趣化的题材软化新闻报道、反映重大主题,可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这篇报道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本该温存的亲子关系竟与“妖魔化”相关,而且妈妈成了“变色龙”、“母老虎”、“河东狮吼”……这些孩子们作文里的用语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同时也反映出“只有家庭的和谐,才有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构建和谐母子关系”这一重大主题。报道既扣人心弦、针贬时弊,又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新闻叙事通俗化,wm视讯是在语言运用上软化新闻报道的重要技巧。新闻语言的“软化”只是一个形象性的说法,追根究底,是在新闻报道中用通俗化的语言表达原本生硬、晦涩、抽象、难懂的内容,使其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特别是一些专业性特强的报道,“隔行如隔山”,专业术语、概念、理论会使读者望而生畏。而通俗化的叙事方式,其目的就是做好专业知识的“翻译”工作,以通俗化的方式,化生硬死板为生动形象,化晦涩难懂为浅显易懂。
我们观看好莱坞大片或其他外国电影,之所以看得津津有味,是因为在这些译制片中,它的语言已经被翻译成了我们的母语。新闻报道中同样存在着一个“译制”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译制”,指的是把受众不容易弄明白的专业术语或名词、公文式的条款用生动活泼的形象语言来描述,使抽象思维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形象化。一个记者的“译制力”强弱,决定他写出来的报道被普通百姓接受认可的程度。在面对比较晦涩难懂的生硬题材时,我们要尽可能多地使用大众化的语言,把复杂、深奥的问题深入浅出、亲切自然地表述出来,把枯燥的信息、事件译制得生动形象,使报道充满生活气息。科技新闻《苏联宇宙火箭三探月宫》(原载《时事手册》1959年第64期),对“苏联向月球发射了三个宇宙火箭”是这样形象描述的:“千百年,中国民间流传着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许许多多神话。wm视讯但是,月亮究竟是怎样的呢?这要让科学来解答这个问题了。今年,苏联向月球发射了三个宇宙火箭。三箭探月宫,第一箭探明了去月宫的道路,第二箭闯进了月宫的大门,第三箭绕过月宫的后院,把它后院的景色拍成照片,送到地球上来了,探路的使者已经获得了初步胜利,人类飞向月球的日子不远了。”科技事件专业性强,专业名词术语多,深奥难懂。要把它们传播给不同领域、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结构的读者,必须做好“翻译”工作,即善于运用大众化的语言讲述科技事件,把专业性和技术性强的知识“软化”为通俗形象化的语言。这篇报道将科技成果同我国民间故事《嫦娥奔月》结合起来,通过发挥想象,用讲故事般的通俗化叙事使报道形象化,让人读来绘声绘色、有滋有味。
“翻译”是一个变晦涩为通畅、变深奥为浅显、变疏远为接近、变呆板为生动、变乏味为有趣的过程。做好“翻译”工作的通俗化叙事,除了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形象描述外,还可运用打比方、类比、类推等写作技巧,将深奥的技术、知识用读者容易理解的方式说明白,让读者产生亲近感。
软化新闻报道,既是新闻真实性和报道艺术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也是增强新闻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软化新闻报道,要转换报道视角,以追求新闻贴近性、趣味性和通俗性为目的,以“视角平民化、题材情趣化、叙事通俗化”为手段,将新闻写得精彩耐看,以赢得更多的读者。